核心價值

蕭瑟寡人
醜陋的台灣人
Published in
Jul 20, 2021

--

先來聊聊沒有核心價值的人會有甚麼奇怪的行為好了。

核心價值。來源

以台灣人為例,我們的行為就有很多奇怪之處。

我們覺得不奇怪,是因為在台灣久了,不知道大中華共榮圈以外的世界是怎麼樣。

首先,我們台灣人如果可以選擇兩份拿同樣的錢的工作,大多數人會選擇做事情少、責任少、門檻低、壓力少,且大部分時間發呆的差事。

這奇怪嗎?非常奇怪,而且是世界少有的奇怪。

因為在其他地方,通常人就只有懶惰和勤勞兩種。當台灣連「不懶惰」的人都在打混,這就是很大的文化問題了。

先解釋一下邏輯上為什麼這種行為很不符合常理。

賺錢養活自己(和養家)都只是參與社會和經濟的必須手段而已。

我們每一人在地球上的時間都是有限的,到底甚麼對自己重要,應該自己要很清楚。

而在領同樣的錢的情況下,會選擇不學習、不去提升自己的能力、不去增廣自己的知識,反而每天混水摸魚發呆度日,這就顯示一人內心有多麼空虛。

再來,就是在我們台灣社會中,很多爸媽身任木工、畫家、廚師等需深度專業技藝的行業,卻多希望自己的小孩子去讀好書、上好學校。之後當三師、工程師,不然就是去當公務員。

總而言之就是不希望小孩跟自己一樣靠技藝生活。

奇怪嗎?

非常奇怪,尤其在現代台灣這種很多藍領工作比白領工作還要賺錢的地方,會認為只要讀書就是正道,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奇怪。

而且台灣人對於死讀書的執著,是那種不管讀甚麼,其他甚麼都不用做的執迷不悟。甚至是那種讀完學士已經找不到工作了,還可以毫不思索地去讀碩士、讀博士,一堆年近三十的人完全沒有工作經驗,甚至沒有一技之長,我們這奇怪的社會和家庭也是不以為意。

認為專業技藝比讀書還不重要,何來核心價值?

最後,就是我們台灣人一種「學了一兩年就想出來開店」的淺碟文化。

在師傅身邊學了點皮毛,並沒有打開一個人對於精進和求知的慾望,反而是一心一意想要將自己學到的皮毛馬上兌現。

這也是在世界上少有的奇怪。

這創造了一種台灣的老師每天都得提防學生隨便自立門戶,甚至會去竊取自己的客戶和商業機密。

同時市場上太多亂開課的人,因此技藝程度低,最後就是不斷削價競爭。最後使得台灣較資深的老師把精力都放在開課賺錢,沒有辦法花時間好好精進自己的技藝,幾年後就跟國際水準差一大截了。

被社會教育侵蝕的價值觀

我從以前到現在都很討厭「職人精神」這詞在台灣的用法。

我們台灣人習慣把「職人精神」講得好像是甚麼高大上的理念。

媽的,專心於自己的技藝,力求精進,這是世界上頗正常的現象,好嗎?

會像我們台灣人一樣,不到半個世紀,所有的文化還有傳統技藝全部都荒廢了,賺代工製造紅利賺了半個世紀還生不出新產業,這才不正常,好不好?

不是日本或其他地方的「職人精神」很厲害,是我們台灣人自己太缺乏核心價值了,根本沒有把事情做好的根本追求。

以前還很少去想說制式教育和我們的保守社會風氣可以如何扼殺一個人的人格和價值觀,但事實擺在眼前,這已經不是甚麼新鮮事了。

連在日治時代時的民政長官後藤新平,都不諱言台灣人(華人)的民族性就是「貪財、 怕死、愛面子」。

言下之意就是毫無我們核心價值可言。

我們不會去追求甚麼形而上的精神價值,因此隨時能夠被金錢和名利收買,也很容易可以被武力威脅,就會妥協了。

甚麼是核心價值?

要如何解釋甚麼是核心價值呢?

不單單是「英勇」、「真誠」、「同理」等稍微還可以用中文形容的價值要解釋起來非常咬文嚼字,其實中文語言中非常缺乏能夠形容「形而上價值」和現實之間關係的用語。

延伸閱讀:

核心價值,基本上都是形而上的概念(某種程度的客觀理想論),而且常常是獨立於社會、獨立於人際關係、獨立於政治正確性的概念。

在歐陸、中東、南亞等歐亞地區,客觀理想主義和奠定形而上、精神上、非物質的價值從古典時期一直都是很重要的命題,這學問至少都有兩三千年以上的歷史。

反觀,華人的文學和哲學中基本上是不太去探究這種東西的。

所以在台灣解釋核心價值是一件很累的事情。

在華人史上的哲學思想中,「核心思想虛化」要算是儒家和法家相對於其他諸子百家最大的不同之處之一。

法家應該不用贅述,其發揚的法治和政治學理論,基本上是制定教條,勉強可以稱為「核心價值」的大概就是政權的「穩定」吧。

而儒家思想,則是以「周禮」為基礎去發揚定義非常模糊的「仁」與其他「核心價值」。會用人與人之間的禮法去定義形而上價值,這問題之大,也不難理解為什麼儒家基本上也是個沒有核心思想的哲學學派。

而到了今天,我們的史觀更是荒唐地將這種醬缸士大夫文化定位為我們的文化精隨。

也完全沒有去考慮到外族統治華人時,基本上只需要留下讓大家「升官發財」的士大夫制度以外,基本上所有的文化都可以被洗淨。

事實而言,蒙元和滿清時期,基本上都是以部落文明衍生出的政治制度為核心,華人的儒家士大夫文化不過是個安撫廣大華人人口的工具罷了。

如上提到後藤新平形容的「貪財、 怕死、愛面子」,只要能夠用個利益分類體系將一點油水分給愛錢愛當官的華人,就可以穩定民心,此言不假。

而當時社會的核心呢?

蒙元帝國將國內人分為蒙古人、色目人和華人。其中色目人其實就是蒙人西征後征服的伊斯蘭人,而這些色目人後來被蒙古人帶到遠東成為了政治和科學發展的主力。色目人是在蒙元帝國分崩離析後,才在明帝國被強制同化。

其實明朝有不少傑出的色目人政治家、將領和科學家,如鄭和其實就是波斯後裔,根本不是「漢人」。而明朝後來的科學發展,其實一大部分都還是仰賴色目人進行翻譯研究和與外國學術交流。明朝的「回回司天監」其實就是以研究伊斯蘭科學為主,這些學術一直到清朝歐洲傳教士進入後才被更先進的科學研究取代。

在這邊已經可以看到真正的中華核心思想,其實是外國人輸入的嗎?

其實這還不止於政治與科學,我們今天承襲的文化,其實過去千年以來不管是在藝術、飲食還是學術上,其實都是被外族「灌輸」的對象,除了一堆繁冗的禮教成規以外,並沒有建立甚麼真正的核心價值。

問題反映在現代社會

我們台灣人普遍缺乏核心價值,也造成我們社會發生了三種情況:

第一是我們過度地低估了專業技藝的價值。

第二是我們對於學位的教育賦予的價值已經跟經濟價值(甚至人文價值)脫鉤了。

第三是是學位與高等教育的應用性之差,卻還能夠掌握台灣主流的教育體系。而這體系教育出來的人竟然還可以主導台灣經濟和政治。

這代表我們的社會是被一群沒有價值且整天等著「收租」(其實就是爽爽躺著賺)的人壟斷的。

而我們社會中所有的利益分配,都是用一些很不公平的人治體系在管理。

基本上有任何精神上核心價值的人,在台灣社會中是不會得到任何的讚許認同,也不會得到任何實質利益。

唯一在這惡性循環的體系下生存下來,就只能昧著良心去附和我們的階級輩分禮法,忘卻任何客觀的核心價值。

最終,這也是為什麼台灣最頂尖最睿智的人才必定出走,不過這我們就留到下一篇再討論了。

延伸閱讀:

--

--

蕭瑟寡人是一位在台北長大的七年級生。18歲至美東就讀理工學院,21歲時取得資訊工程與哲學雙學士、23歲時取得邏輯學碩士,專注於人工智慧的應用。24歲與同校朋友創辦第一間科技公司,兩年後隨公司搬至紐約。四年後,公司被美國上市公司併購。一年後繼續創業,並在業餘時間擔任美國與台灣多家加速器與種子基金的輔導業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