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缺的舞蹈與音樂文化

蕭瑟寡人
醜陋的台灣人
Published in
May 27, 2022

--

華人文化以及東亞文化有個很有趣的特性,你知道是甚麼嗎?

那就是幾乎沒有舞蹈文化,甚至連音樂文化都非常地單調。

當我這麼說,很多大中國史觀者就會不甘示弱地說:「誰說的,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多的是民俗舞蹈…」

喔?是嗎?

其實也怪不得他們,因為這事就是井蛙語海,沒有生長在有深厚舞蹈音樂素養的文化的人,根本無從想像那是甚麼樣的境界。

來源

我直接拿一些實際案例來解釋好了。

上面這是多明尼加的 Merengue,是一種通常具有歡慶成分的雙人舞。

這是哥倫比亞 Cali 地區當地風格的騷莎舞,其舞步的速度估計和哥倫比亞、委內瑞拉一帶舞步輕快的民俗舞蹈 Joropo有關,請見以下影片:

說到雙人舞,拉丁美洲結合了原住民和地中海文化,繁衍出許多舞種。

這是智利的 Cueca:

這是秘魯的 Marinera:

還有墨西哥知名的 Jarabe Tapatío(這音樂應該很多人都聽過,原本源自墨西哥的 Guadalajara 市):

應該都可以看到一些共通之處。

當然,還有源自古巴的曼波舞:

巴西的 Forro:

巴西的森巴:

阿根廷和烏拉圭的Milonga:

北美當然也有豐富的舞蹈傳統,基本上任何與爵士有關的舞蹈和音樂,最早都是源自於藍調。

以下是以藍調為基礎的 Blues Dancing:

也有演進出舞步更輕快的Lindy Hop:

除此外,還有身受騷莎舞影響的 Hustle:

以現代舞而言,最大的兩大傳統就是拉丁舞和美國舞。

而以單人舞而言,有些是用來吸引異性的。

如夏威夷、大溪地等島嶼的傳統Hula:

希臘與巴爾幹地區的Tsifteteli(其實是肚皮舞的支派):

當然,除了調情和歡慶以外,舞蹈和音樂也有很多其他的作用。

比如說提振士氣的戰士舞,如夏威夷的男版 Hula:

土耳其的Zeybek:

喬治亞的Khevsuruli:

東歐至高加索地區的哥薩克人的舞蹈:

紐西蘭的 Haka:

除此外,稍微也分享一下非洲充滿活力的舞種,如南非的 Gwara gwara:

象牙海岸的Zaouli:

塞內加爾的Kumpo Dance:

當然,民族稍微比較沒有那麼奔放的部分歐洲地區,也是有慶典的民俗舞蹈,如義大利拿坡里的 Tarantella:

阿爾卑斯山民俗舞蹈,這邊是奧地利的Schuhplattler:

講到這邊,世界已經走了一圈了,還有很多如南島語族原住民、南亞、東南亞的舞蹈都還沒有分享到,但是大家應該也看到了我們的文化差異了吧?

如果標準是訂在這些其他地方的舞蹈文化的話,那華人的彩帶舞、長袖舞根本就像是脊椎僵直症復健運動,而舞獅、京劇則比較像是在做體操表演。以中國人在在國際上大力吹捧的「神韻」來說好了,跟世界其他文化的舞蹈和音樂相比,真的就是大型的雜耍表演。

這樣說,並不是有意詆毀這些華人文化的本質,而純粹是想要點出我們缺乏能跟人類的人文價值深度連結的舞蹈和音樂。

真正的問題,還不是舞蹈和音樂文化的淺碟。

其他文化發展舞蹈和音樂,其傳達的不只是生活的情趣,更是該社會崇尚的核心人文價值。

因為舞蹈和音樂文化發展不起來,最大的根源就是在於華人和東亞人對於情感和人文價值的高壓控制。

談情說愛,不能用肢體的律動去跟人交流。

節日慶典,也不允許人們穿著鮮豔的服裝在那邊蹦蹦跳跳。

最可悲的是,連我們的軍人在過去都不懂得透過歌舞來詮釋英勇情懷。

這種對於情感和人文價值的持續打壓,也讓隱晦的華人文化就像個情緒壓力鍋一樣,將生活在之中的人的自信和熱情都燉個稀巴爛。

出了台灣,還有一堆人在納悶為什麼外國人會覺得台灣人、華人很沒自信、很懦弱、好欺負…

作為一有尊嚴的人的人文價值都沒有了,這還有甚麼好不奇怪的嗎?

延伸閱讀:

--

--

蕭瑟寡人是一位在台北長大的七年級生。18歲至美東就讀理工學院,21歲時取得資訊工程與哲學雙學士、23歲時取得邏輯學碩士,專注於人工智慧的應用。24歲與同校朋友創辦第一間科技公司,兩年後隨公司搬至紐約。四年後,公司被美國上市公司併購。一年後繼續創業,並在業餘時間擔任美國與台灣多家加速器與種子基金的輔導業師。